其他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3首之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3首之1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ky818sm 2年前 48 0

返回到目录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⑴,卷我屋上三重茅⑵。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⑶,下者飘转沉塘坳⑷。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⑸。公然抱茅入竹去⑹,唇焦口燥呼不得⑺,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⑻,秋天漠漠向昏黑⑼。布衾多年冷似铁⑽,娇儿恶卧踏里裂⑾。床头屋漏无干处⑿,雨脚如麻未断绝⒀。自经丧乱少睡眠⒁,长夜沾湿何由彻⒂! 安得广厦千万间⒃,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⒄,风...

初一英语(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 2 Section B 教材全解

初一英语(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 2 Section B 教材全解 10

ky818sm 2年前 48 0

返回到目录 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同步教材全解 Unit 2 Section B 教材知识全解 知识点八 when 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知识点九 so 连接的并列句 知识点十 quickly 的用法 知识点十一 when 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 知识点十二 do(one's)homework 的搭配 知识点十三 either...or...的搭配 知识点十四 含宾语从句的复合句 知识点十五 由 taste ...

Unit2 Section A 3a

Unit2 Section A 3a

ky818sm 2年前 48 0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Unit2 Section A 3a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audio 元素。 Read the article. What do Mario and Mary volunteer to do? Students Who Volunteer Mario Green and Mary Brown from Riverside High School give up several ...

Unit4 Section A 3a

Unit4 Section A 3a

ky818sm 2年前 46 0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Unit4 Section A 3a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audio 元素。 Look at this letter to a magazine and the reply from Robert Hunt, a school counselor. Complete the chart. Dear Mr. Hunt, My problem is that I can't get...

Unit8 Section A 1b

Unit8 Section A 1b

ky818sm 2年前 46 0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Unit8 Section A 1b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audio 元素。 Listen and complete the chart. Conversation 1 Nick:Hey, Judy, how was English class? Judy:Hey, Nick. It was a good class today. I enjoyed it. Nick:What...

期末测试(一)全练试题[附答案解析]

期末测试(一)全练试题[附答案解析] 11

ky818sm 2年前 46 0

返回到目录 满分:100分,限时: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16山东莱阳赤山中学期末)猪笼草有的叶子会特化成“捕虫瓶”。当小虫跌进瓶里,瓶盖会自动关闭,在消化液的帮助下将小虫“吃”掉。这个事例不能说明的是(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体的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2016湖南湘潭模拟)如图...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3首之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3首之1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ky818sm 2年前 46 0

返回到目录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⑴ 巴山楚水凄凉地⑵,二十三年弃置身⑶。 怀旧空吟闻笛赋⑷,到乡翻似烂柯人⑸。 沉舟侧畔千帆过⑹,病树前头万木春⑺。 今日听君歌一曲⑻,暂凭杯酒长精神⑼。 词句注释 ⑴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见赠:送给(我)。 ⑵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被贬后,迁...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3首之51:桃花源记(晋末宋初:陶渊明)

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3首之51:桃花源记(晋末宋初:陶渊明)

ky818sm 2年前 46 0

返回到目录 桃花源记 晋太元1中,武陵人2捕鱼为业3。缘4溪行5,忘路之远近6。忽逢7桃花林,夹岸8数百步,中无杂9树,芳草鲜美10,落英11缤纷12。渔人甚异之13。复14前15行,欲16穷17其林。 林尽水源18,便19得20一山,山有小口,仿佛21若22有光。便舍23船,从口入。初24极狭,才通人25。复行26数十步,豁然开朗27。土地平28旷29,屋舍30俨然3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32属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