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必背古诗文63首之36: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
返回到目录 《过零丁洋》⑴南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⑵起一经,干戈⑶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⑷,身世浮沉雨打萍⑸。 惶恐滩⑹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9)。 作品注释 ⑴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
返回到目录 《过零丁洋》⑴南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⑵起一经,干戈⑶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⑷,身世浮沉雨打萍⑸。 惶恐滩⑹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9)。 作品注释 ⑴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
返回到目录 天净沙⑴·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⑵,小桥流水人家⑶,古道西风瘦马⑷。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⑸。 词句注释 ⑴天净沙:曲牌名,属越调。又名“塞上秋”。 ⑵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的乌鸦。昏:傍晚。 ⑶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⑷古道:古老荒凉的道...
返回到目录 山坡羊·潼关怀古⑴ 峰峦如聚⑵,波涛如怒⑶,山河表里潼关路⑷。望西都⑸,意踌躇⑹。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⑻! 词句注释 ⑴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 ⑵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聚:聚拢;包围 ...
返回到目录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①白日斜, 吟鞭②东指即天涯。 落红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④。 作品注释 ①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②吟鞭:诗人的马鞭。 东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别京都的距离。 ③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
返回到目录 满江红1·小住京华2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3。四面歌残终破楚4,八年风味徒思浙5。苦将侬6、强派作娥眉7,殊未屑8!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9。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10。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11当磨折。莽12红尘,何处觅知...
返回到目录 《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
返回到目录 曹刿1论战43 十年2春,齐师3伐4我5。公6将战,曹刿(guì)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7谋8之,又何间9(jiàn)焉?”刿曰:“肉食者鄙10,未能远谋。”乃11入见。问:“何以战12?”公曰:“衣食所安,弗(fú)敢专也13,必以分人14。”对曰:“小惠未遍15...
返回到目录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1)我所欲(2)也。二者不可得兼(3),舍(4)鱼而取(5)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6)于(7)生者,故(8)不为苟得(9)也;死亦我所恶(10),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11...
返回到目录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返回到目录 舜1发2于畎亩3之中,傅说4举5于版筑6之间,胶鬲7举于鱼盐8之中,管夷吾9举于士10,孙叔敖11举于海12,百里奚13举于市14。 故15天将降大任16于是17人也18,必19先苦20其心志21,劳22其筋骨,饿23其体肤24,空乏25其身,行拂乱26其所为27,所...
返回到目录 逍遥游1(节选) 北冥2有鱼,其名为鲲(kūn)3。鲲之大,不知其几4千里也5;化而为鸟,其名为鹏6。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7而飞,其翼若垂天8之云。是鸟也,海运9则将徙10于南冥。南冥者,天池11也。 《齐谐》12者,志怪13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
返回到目录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 尽管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尽管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
返回到目录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
返回到目录 邹忌1讽2齐王3纳谏4 邹忌修5八尺6有余,而形貌昳丽7。朝服衣冠8,窥镜9,谓其妻曰:“我孰10与11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12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13,客从外...
返回到目录 臣亮言:先帝(1)创业(2)未半而中道(3)崩殂(4),今(5)天下三分(6),益州疲弊(7),此(8)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9)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10)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11),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13)先帝遗德,恢弘(15)志士...
返回到目录 桃花源记 晋太元1中,武陵人2捕鱼为业3。缘4溪行5,忘路之远近6。忽逢7桃花林,夹岸8数百步,中无杂9树,芳草鲜美10,落英11缤纷12。渔人甚异之13。复14前15行,欲16穷17其林。 林尽水源18,便19得20一山,山有小口,仿佛21若22有光。便舍23船,从...
返回到目录 答谢中书书1 山川之美2,古来共谈3。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4。青林翠竹5,四时俱备6。晓雾将歇7,猿鸟乱鸣8;夕日欲颓9,沉鳞竞跃10。实是欲界之仙都11。自康乐以来1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3。 词句注释 答:回复。谢中书:即谢微(一说谢徵),字元度...
返回到目录 三峡1 自2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3。重岩叠嶂4,隐5天蔽日。自非6亭午7夜分8,不见曦月9。 至于夏水襄陵10,沿溯阻绝11。或12王命13急宣14,有时朝发白帝15,暮到江陵16,其间17千二百里18,虽19乘奔20御21风,不以22疾也。 春冬之时,则...
返回到目录 世有伯乐1,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2辱于奴隶人3之手,骈死4于槽枥5之间,不以千里称也6。 马之千里者7,一食或8尽粟一石9。食10马者,不知其11能千里而食也。是12马也,虽有千里之能13,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14,且欲与常马等...
返回到目录 陋室1铭2 山不在3高,有仙则名4。水不在深,有龙则灵5。斯是陋室6,惟吾德馨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8。谈笑有鸿儒9,往来无白丁10。可以调素琴11,阅金经12。无丝竹13之14乱耳15,无案牍16之劳形1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18,孔子云19:何陋之有20?...
返回到目录 小石潭记 从1小丘2西3行4百二十步,隔篁竹5,闻水声,如鸣佩环6,心乐7之。伐8竹取9道,下见小潭10,水尤清冽11。全石以为底12,近岸,卷石底以出13,为坻,为屿,为嵁,为岩14。青树翠蔓15,蒙络摇缀,参差披拂16。 潭中鱼可百许头17,皆若空游无所依18。日...
返回到目录 岳阳楼记1 庆历四年春2,滕子京谪守巴陵郡3。越明年4,政通人和5,百废具兴6。乃重修岳阳楼7,增其旧制8,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9。属予作文以记之10。 予观夫巴陵胜状11,在洞庭一湖。衔远山12,吞长江13,浩浩汤汤14,横无际涯15;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6。此则岳...
返回到目录 醉翁亭记 环1滁2、3皆4山也。其5西南诸峰,林壑6尤7美。望之蔚然8而深秀者9,琅琊也。山10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11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12也。峰回13路转14,有亭翼然15、16临17于18泉上者,醉翁亭也。作19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20之者谁?太守自...
返回到目录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1爱者甚蕃2。晋陶渊明独爱菊3;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4;予5独爱莲之6出淤泥7而不染8,濯9清涟10而不妖11,中通外直12,不蔓不枝13,香远益清14,亭亭净植15, 可16远观而不可亵17玩18焉19。 予谓20菊,花之隐逸者21也;牡丹...
搜索当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