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之题根10:反比例函数说对称 9
返回到目录 【答案解析下载:】 点击下载答案 返回到目录
返回到目录 【答案解析下载:】 点击下载答案 返回到目录
返回到目录 【答案解析下载:】 返回到目录
返回到目录 【答案解析下载:】 点击下载答案 返回到目录
返回到目录 【答案解析下载:】 返回到目录
返回到目录 【答案解析下载:】 点击下载答案 返回到目录
返回到目录 【答案解析下载:】 返回到目录
返回到目录 【答案解析下载:】 返回到目录
返回到目录 【答案解析下载:】 点击下载答案 返回到目录
返回到目录 【答案解析下载:】 点击下载答案 返回到目录
返回到目录 【答案解析下载:】 点击下载答案 返回到目录
返回到目录 返回到目录
返回到目录 河中石兽1 沧州南2一寺临3河干4,山门圮5于河,二石兽并沉焉6。阅7十余岁8,僧募金重修,求9二石兽于水中,竟10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11数小舟,曳12铁钯13,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14设帐15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16,是非木杮17,岂能18为1...
返回到目录 崇祯五年1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2绝3。 是日更定4矣,余5拏6一小舟,拥毳7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8,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9。湖上影子,惟10长堤一痕11、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12、舟中人两三粒而已13。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14...
返回到目录 送东阳马生序1 余幼时即嗜学2。家贫,无从致书以观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4,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5。录毕,走送之6,不敢稍逾约7。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8,益慕圣贤之道9,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10,尝趋百里外11,从...
返回到目录 记承天寺夜游⑴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⑵,解衣欲睡,月色入户⑶,欣然起行⑷。念无与为乐者⑸,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⑹。怀民亦未寝⑺,相与步于中庭⑻。庭下如积水空明⑼,水中藻荇交横⑽,盖竹柏影也⑾。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⑿。 词句注释 ⑴承天寺:故址在今湖...
返回到目录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1爱者甚蕃2。晋陶渊明独爱菊3;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4;予5独爱莲之6出淤泥7而不染8,濯9清涟10而不妖11,中通外直12,不蔓不枝13,香远益清14,亭亭净植15, 可16远观而不可亵17玩18焉19。 予谓20菊,花之隐逸者21也;牡丹...
返回到目录 醉翁亭记 环1滁2、3皆4山也。其5西南诸峰,林壑6尤7美。望之蔚然8而深秀者9,琅琊也。山10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11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12也。峰回13路转14,有亭翼然15、16临17于18泉上者,醉翁亭也。作19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20之者谁?太守自...
返回到目录 岳阳楼记1 庆历四年春2,滕子京谪守巴陵郡3。越明年4,政通人和5,百废具兴6。乃重修岳阳楼7,增其旧制8,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9。属予作文以记之10。 予观夫巴陵胜状11,在洞庭一湖。衔远山12,吞长江13,浩浩汤汤14,横无际涯15;朝晖夕阴,气象万千16。此则岳...
返回到目录 小石潭记 从1小丘2西3行4百二十步,隔篁竹5,闻水声,如鸣佩环6,心乐7之。伐8竹取9道,下见小潭10,水尤清冽11。全石以为底12,近岸,卷石底以出13,为坻,为屿,为嵁,为岩14。青树翠蔓15,蒙络摇缀,参差披拂16。 潭中鱼可百许头17,皆若空游无所依18。日...
返回到目录 陋室1铭2 山不在3高,有仙则名4。水不在深,有龙则灵5。斯是陋室6,惟吾德馨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8。谈笑有鸿儒9,往来无白丁10。可以调素琴11,阅金经12。无丝竹13之14乱耳15,无案牍16之劳形17。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18,孔子云19:何陋之有20?...
返回到目录 世有伯乐1,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2辱于奴隶人3之手,骈死4于槽枥5之间,不以千里称也6。 马之千里者7,一食或8尽粟一石9。食10马者,不知其11能千里而食也。是12马也,虽有千里之能13,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14,且欲与常马等...
返回到目录 三峡1 自2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3。重岩叠嶂4,隐5天蔽日。自非6亭午7夜分8,不见曦月9。 至于夏水襄陵10,沿溯阻绝11。或12王命13急宣14,有时朝发白帝15,暮到江陵16,其间17千二百里18,虽19乘奔20御21风,不以22疾也。 春冬之时,则...
返回到目录 答谢中书书1 山川之美2,古来共谈3。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4。青林翠竹5,四时俱备6。晓雾将歇7,猿鸟乱鸣8;夕日欲颓9,沉鳞竞跃10。实是欲界之仙都11。自康乐以来1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3。 词句注释 答:回复。谢中书:即谢微(一说谢徵),字元度...
返回到目录 桃花源记 晋太元1中,武陵人2捕鱼为业3。缘4溪行5,忘路之远近6。忽逢7桃花林,夹岸8数百步,中无杂9树,芳草鲜美10,落英11缤纷12。渔人甚异之13。复14前15行,欲16穷17其林。 林尽水源18,便19得20一山,山有小口,仿佛21若22有光。便舍23船,从...
搜索当前分类